其實在朱芳雨和王仕鵬退役之后,中國男籃在投手位置上就一直比較欠缺,期間國家隊也不乏用過趙巖昊、吳前這些在CBA打得不錯的2號位,但到了國際賽場上,他們都難堪大任。而這次入選國家隊的程帥澎,雖然已經(jīng)26歲,但從熱身賽和亞洲杯的表現(xiàn)來看,他確實可能會成為中國男籃未來幾年非常依賴的核心投手。
此前在國內(nèi)的4場熱身賽,程帥澎可以說是全隊發(fā)揮最為穩(wěn)定的一個,在場均18分鐘的上場時間里,得到11.3分,三分球合計14中10,命中率高達(dá)71.4%。而到了正式的亞洲杯,程帥澎面對亞洲隊伍,依舊在外線保持高效準(zhǔn)星。
首戰(zhàn)中國隊以5分擊敗沙特的比賽中,程帥澎替補出戰(zhàn)30分鐘,三分球5中3,拿到13分3助攻;次戰(zhàn)中國隊以31分大勝印度,程帥澎再度打出高效表現(xiàn),在替補18分鐘的上場時間里,三分球5中2,拿到13分。
兩場亞洲杯小組賽打下來,程帥澎在場均24.1分鐘的上場時間里,得到13分1籃板2.5助攻,三分球命中率高達(dá)50%,場均得分僅次于胡金秋,甚至比趙睿得分還要多(趙睿場均11.5分)。雖然論名氣,程帥澎確實比不上趙睿、胡明軒這些流量球星,但要論實用性,程帥澎這種不講理的打法,確實比較適合現(xiàn)階段的中國男籃。
因為從宮魯鳴在女籃亞洲杯的失利中吸取教訓(xùn),所以從此前的熱身賽,到正式的男籃亞洲杯,郭士強都開始讓中國男籃加強在外線的出手頻率,對比此前在外線猶猶豫豫,甚至出現(xiàn)大空位都還要繼續(xù)傳導(dǎo)球,男籃的改變,大家應(yīng)該是有目共睹。
此前的朱芳雨和王仕鵬,都是那種能夠在外線不講理出手的神射手,但此后中國男籃很長一段時間,都缺少這種大心臟球員,而此前在CBA多次上演過高難度三分絕殺的程帥澎,這次來到國家隊,其實就是補上了球隊所需要的投手空缺。如果能夠保持相對穩(wěn)定的發(fā)揮,倘若中國男籃能夠闖入27年的世界杯,那么程帥澎屆時應(yīng)該仍然會有一席之地。